搜索
首页 作者

《秣陵怀古(三首)》

别家杨柳正依依,回首西风木叶飞。
乡梦已随云北散,客心先逐雁南归。
三秋边境仍烽火,九月征衫尚绤衣。
莫向穷途叹牢落,料应青眼故人稀。
¤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别和思乡之情的诗,诗名为“送顾子诗”,作者是唐朝诗人李中。 首句“别家杨柳正依依”,借离别时依依杨柳,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不舍。接着“回首西风木叶飞”描绘了西风吹起,落叶纷飞的情景,更增添了几分凄凉。 “乡梦已随云北散”和“客心先逐雁南归”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分别表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客居之苦。随着季节的变换,作者要离开家乡去远方,他的乡梦也随之消散,而他的心也随着大雁南归,更加思念家乡。 “三秋边境仍烽火”和“九月征衫尚绤衣”两句描绘了作者在秋季离开家乡去远方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作者作为一名战士,需要面对的战争和征战。而“九月征衫尚绤衣”也表达了作者在离开家乡时,仍然穿着单薄的衣物,体现出他的艰苦和辛酸。 最后,“莫向穷途叹牢落”和“料应青眼故人稀”两句,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念和对朋友的关怀。即使身处困境,也不能叹息牢落,要相信总会有一线生机。同时,他也期待着未来的美好,和朋友再次相聚。然而“青眼故人稀”表达出对未来聚少离多的无奈和对朋友深切的思念。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描绘离别、思乡、战争、艰苦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朋友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追求。
创作背景
《秣陵怀古(三首)》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的历史事件和作者刘秩的个人经历有关。明朝定都南京后,遭遇了一系列战争和政治动荡,南京城也多次被攻陷和重建。这些历史事件对当时的人们和后来的文人墨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秩生活在明朝中期,他对明朝的历史和现实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慨。在游览南京城时,他看到了历经沧桑的城墙和古迹,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悲凉。于是,他写下了《秣陵怀古(三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思之情。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可以查阅相关文献。
诗词关键字: 青眼 穷途 木叶
相关诗词
  • 1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2
    [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3
    [唐]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