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竖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君王尽忠的慷慨誓词。这首诗作于边境告警,作者官京官时。从“斗垒孤危势不支”句知道是边境有警;而“臣死封疆是此时”句则可知作者准备奔赴边陲,御敌守土。“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竖降旗”句说明作者有以死报国的决心。 这首诗艺术手法上有所创新。作者自写像斗垒中势孤力单的士卒一样,尽管外力危及,内乱纷然,而仍坚守斗志,决心为国家牺牲。由此展开想象,仿佛看到了士卒的面影。这种表现手法,在宋诗中并不多见。 全诗慷慨激昂,沉郁苍凉,体现出刚健豪迈的风格。 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通过描述士卒的心理活动,表现其为国捐躯的决心;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对士卒的心理活动进行剖析,表现诗人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 此诗起承转合十分自然,语言朴实、真切、凝练,无斧凿痕迹,既反映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陈文龙的《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宋末元初,元朝军队攻占南宋都城临安,陈文龙作为南宋朝廷的重要官员,被俘后押解至合沙。他在此期间写下了这首诗,寄给他的儿子,表达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和对民族气节的坚守。诗中充满了慷慨悲壮之情,展现了陈文龙高度的民族气节和忠贞不渝的精神风貌。
诗词关键字: 降旗 封疆 不支
相关诗词
  • 1
    [明]
    适与饥寒会,重怀旅寓年。
    通家无仲子,举世有谁贤。
    褊性多违俗,权门岂慕膻。
    芳兰惭下体,玉树每齐肩。
    衣冷分缯絮,囊空乞酒钱。
    雪深烧烛夜,春远踏花天。
    人事零如雨,欢期断若烟。
    黄尘三岁别,白日几回眠。
    朱颊今何似,华颠渐可怜。
    终能忘一饭,语报愧茫然。
  • 2
    [宋]
    汝生十七年,不离父母膝。
    抗言求自试,立意坚且必。
    父母不汝拒,汝志诚少匹。
    束书下扁舟,挂席飞鸟疾。
    书来报善达,授馆亦云佚。
    进修不多言,祝汝慎非一。
  • 3
    [宋]
    寻常得子要佳晨,何幸生朝在仲春。
    乐事沉心随处处,仁风和气似亲亲。
    天恩有庇容团聚,家训无须旋卜邻。
    杯酒献酬更祝颂,不须黄老拱星辰。
陈文龙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