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闻鬼》

荒郊白骨卧枯莎,有鬼衔冤苦奈何。
半夜数声凄枕席,十年几度惨干戈。
英魂无托子孙绝,史笔不知忠义多。
欲反髑髅生世乐,近来富贵亦消磨。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战争和苦难深刻反思的态度。诗人通过描绘荒郊白骨、鬼魂冤苦、干戈惨烈、英魂无托等场景,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苦难。 首联“荒郊白骨卧枯莎,有鬼衔冤苦奈何”,直接描绘了荒凉的景象,白骨横卧在枯萎的莎草上,而鬼魂则带着冤屈,无法找到出路。这里诗人用“荒郊”和“枯莎”这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荒凉、凄惨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颔联“半夜数声凄枕席,十年几度惨干戈”,进一步表达了战争的惨烈和人们的苦难。半夜时分,凄厉的鬼魂之声让人们无法入睡,十年间,战争的惨烈场景不断上演。这里诗人通过“半夜数声”和“惨干戈”两个意象,表达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人们无法安然入睡,生活充满了痛苦和不安。 颈联“英魂无托子孙绝,史笔不知忠义多”,诗人开始反思战争和历史。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牺牲的英烈们的敬仰和哀思。他们英勇无畏,却无法在死后得到安息,这反映了战争对人们心灵的摧残。同时,诗人也反思历史,认为史书只记述了忠义之事,却忽视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尾联“欲反髑髅生世乐,近来富贵亦消磨”,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富贵的质疑。诗人认为只有恢复和平,人们才能享受生命的美好,而近来的富贵也已经被消磨殆尽。这里诗人再次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并呼吁人们珍惜和平,追求真正的幸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战争和苦难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的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无情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追求真正的幸福,不要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牺牲的英烈们。
创作背景
彭秋宇的《闻鬼》是一首以战争和鬼魂为主题的诗歌。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具体创作背景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 社会环境:宋代是一个战争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诗歌中描述的荒郊白骨、英魂无托等景象,可能是当时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写照。 2. 历史背景:宋代历史上常与周边国家发生战争,国家内部也有农民起义和政权争夺。这些历史事件可能在诗歌中有所体现。 3. 个人经历:彭秋宇本人可能亲身经历了战争或者见证了战乱的惨状,对鬼魂和英魂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慨,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综上所述,彭秋宇的《闻鬼》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诗词关键字: 冤苦 髑髅 枕席
相关诗词
  • 1
    [当代]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 2
    [清]
    客言渡江来,昨出广陵城。
    广陵城西行十里,犹听城中人哭声。
    去年北兵始南下,黄河以南无斗者。
    泗上诸侯卷旆旌,满洲将军跨大马。
    马头滚滚向扬州,史相堂堂坐敌楼。
    外援四绝誓死守,十日城破非人谋。
    扬州白日闻鬼啸,前年半死翻山鹞。
    此番流血又成川,杀戮不分老与少。
    城中流血迸城外,十家不得一家在。
    到此萧条人转稀,家家骨肉都狼狈。
    乱骨纷纷弃草根,黄云白日昼俱昏。
    仿佛精灵来此日,椒浆恸哭更招魂。
    魂魄茫茫复何有,尚有生人来酹酒。

  • 3
    [明]
    虞山古柏几千岁,根盘节错罗星文。
    灵气常悬白日雨,疏枝乱洒青天云。
    霜柯露干了不识,半是苍苔半成石。
    石上犹存古镜光,青萍未拭芙蓉色。
    我来八月秋气浓,月明满地蟠虬龙。
    赤脚大叫不忍去,长风吹落虞山钟。
    天生异物讵可测,呵护常闻鬼神泣。
    岩壑宁教无此材,岁寒然后知松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