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暮秋杂兴七首》

栖栖犹未定,去去复何求。
纵有刘伶酒,难消杜甫愁。
黑云天易晚,红叶树多秋。
哀怨不堪听,笛声何处楼。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孤独和愁苦之情。 首联“栖栖犹未定,去去复何求”,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奔波和不确定感,流露出迷茫和无奈之情。“栖栖”是忙碌不安、奔波劳碌之意,诗人似乎还在为生活而奔波,尚未安定下来。而“去去复何求”则表达了诗人前路茫茫,不知去向何处的迷茫和无奈。 颔联“纵有刘伶酒,难消杜甫愁”,用刘伶和杜甫的形象和性格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愁苦之情。刘伶是魏晋时期名士,以嗜酒著称;杜甫则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们的性格截然不同,但都有各自的愁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愁苦之深,即使有再多的酒也无法消解。 颈联“黑云天易晚,红叶树多秋”,通过描绘晚霞和秋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黑云天易晚”描绘了天空中乌云密布,象征着诗人前路茫茫,不知何时才能见到光明;“红叶树多秋”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叶变红,但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和衰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哀怨不堪听,笛声何处楼”,表达了诗人的哀怨之情。“哀怨不堪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而“笛声何处楼”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句诗通过笛声这一意象,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艰辛、孤独和愁苦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的情感真挚动人,使人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无奈。
创作背景
《暮秋杂兴七首》是宋代的诗人连文凤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季节背景:诗题中的“暮秋”二字表明这组诗是在秋季晚期,也就是深秋时节创作的,这可能让诗人产生了对季节转换、时间流逝的感慨。 2. 社会背景:连文凤所处的宋代,虽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也存在着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这些社会现象可能对诗人的心境和创作产生了影响。 3. 个人背景:连文凤本人是一位文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他的个人经历、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都可能成为这组诗的创作灵感。 综上所述,《暮秋杂兴七首》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季节、社会和个人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了诗人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内容。
诗词关键字: 黑云 笛声 杜甫
相关诗词
  • 1
    [唐]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 2
    [明]
    春半余寒似暮秋,掩门高坐日悠悠。
    树头独立知风鹊,屋角双鸣唤雨鸠。
    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
    浮花冶叶休相笑,自古英贤总一沤。
  • 3
    [唐]
    日暮秋风起,关山断别情。
    泪随黄叶下,愁向绿樽生。
    野路归骖转,河洲宿鸟惊。
    宾游宽旅宴,王事促严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