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满江红·万灶貔貅》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
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
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
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


狂鲵剪,于菟缚。
单于命,春冰薄。
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
旗帜倚风飞电影,戈铤射月明霜锷。
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国家的强大军力和人民的英勇精神,以及对战乱结束、和平重建的期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1.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首句描绘了军队的强大气势,仿佛能够直接扫清关中和洛阳一带的混乱局面。这句凸显了诗人的信心,他相信军队的力量足以解决一切问题。 2. “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接下来描绘了军队在战时的生活,夜间的警报和清晨的吹角,营造出紧张而有序的氛围。 3. “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这两句描绘了将军和士兵们的决心和紧张状态。他们渴望上马杀敌,而黄头奴子,即敌方的士兵,却因为听到鹤的叫声而感到惊恐。这里用生动的细节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紧张。 4. “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诗人想象中原地区的百姓已经意识到战乱已经结束,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大不相同。这里表达出诗人对和平重建的期待。 5. “狂鲵剪,于菟缚”:这里运用了古代的典故,表示战乱终将结束,秩序将恢复。 6. “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人们因为战乱结束而更加勇敢,能够举高长矛和枪杆。这表现出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自我能力的肯定。 7. “榆柳塞门秋,悲摇落”:最后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叶飘落,象征着战乱带来的破坏和损失。这里表达出诗人对战乱的哀悼和对未来和平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军队的强大气势、战时的紧张氛围、百姓的期盼以及对战乱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宋黄机的《满江红·万灶貔貅》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当时南宋与金朝的战争局势紧张,南宋军民抗金热情高涨,中原人民的抗金斗争也此起彼伏。这样的民族精神状态对词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促成了这首词的产生。其次,黄机与岳飞之孙岳珂以及辛弃疾等人有诗词唱和,受到了岳、辛词风的影响,这也为这首词的创作提供了文学背景。
诗词关键字: 塞门 吹角 貔貅
相关诗词
  • 1
    [宋]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 2
    [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3
    [宋]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