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检田吏(一作《踏灾行》)》

有一老翁如病起,破衲邅飗瘦如鬼。
晓来扶向官道旁,哀告行人乞钱米。
时予奉檄离江城,邂逅一见怜其贫。
倒囊赠与五升米,试问何故为穷民。
老翁答言听我语,我是东乡李福五。
我家无本为经商,只种官田三十亩。
延祐七年三月初,卖衣买得犁与锄。
朝耕暮耘受辛苦,要还私债输官租。
谁知六月至七月,雨水绝无潮又竭。
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血。
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
数车相接接不到,稻田一旦成沙涂。
官司八月受灾状,我恐征粮吃官棒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遭遇困境的老翁形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老翁的贫困生活和艰难处境。 首先,诗中描绘的老翁“破衲邅飗瘦如鬼”,形象十分凄惨。早晨他扶着病体在官道旁乞讨,向行人哀求施舍。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老翁的悲惨处境,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同情和怜悯。 接下来,诗中通过“时予奉檄离江城,邂逅一见怜其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老翁的同情和怜悯之情。诗人因为公务离开江城,偶然遇到了老翁,并对其贫困生活产生了怜悯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真挚感人。 随后,诗中通过“倒囊赠与五升米,试问何故为穷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老翁的帮助和关怀。诗人将自己的口袋里的五升米赠给了老翁,并尝试询问他为何会如此贫困。这种关怀和询问,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和感人。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中通过老翁的回答,描绘了他的生活困境。老翁说自己家没有本钱经商,只能靠种官田为生。然而,由于天灾和水源短缺,他的稻田被毁,无法收成。官府已经接受了他的灾情报告,但他担心自己会受到征粮的惩罚。这些描绘展现了老翁的无奈和无助,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困问题的严重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老翁的贫困生活和艰难处境,引发了读者的同情和怜悯之情。同时,诗歌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困问题的严重性,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警示作用。
创作背景
袁介的《检田吏(一作《踏灾行》)》的创作背景是元蒙统治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当时,大量耕地被转化为牧场,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而租税却特别繁重。有钱人选择从事商业以逃避税收,而贫苦农民只能租种公田。袁介作为封建官吏,在履行检田吏公务的途中,亲眼目睹了农民沦为乞丐的悲惨景象,对此深感同情和自责。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以揭示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苦难。
下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老翁 征粮 哀告
相关诗词
  • 1
    [元]
    听鸣驺入谷,怕惊动、北山猿。
    且放浪形骸,支持岁月,点检田园。
    先生结庐人境,竟不知、门外市尘喧。
    醉后清风到枕,醒来明月当轩。
    伏波勋业照青编。
    薏苡又何冤。
    笑蕞尔倭奴,抗衡上国,挑祸中原。
    分明一盘棋势,谩教人、着眼看师言。
    为问鲲鹏瀚海,何如鸡犬桃源。
  • 2
    [唐]
    观农巡井邑,长望历山川。
    拥涧开新耨,缘崖指火田。
    荒村无径陌,古戍有风烟。
    瓠叶萦篱长,藤花绕架悬。
    岸高攒树石,水净写云天。
    回首乡关路,行歌犹喟然。
  • 3
    [宋]
    夜雨醉瓜庐,春水行秧马。
    点检田间快活人,未有如翁者。
    秃尽兔毫锥,磨透铜台瓦。
    谁伴扬雄作解嘲,乌有先生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