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夜寓宿江寺》

天涯岁晚倦宵征,望里乡山路几程。
落日远投江口寺,疏砧遥隔水边城。
一身在客惊秋序,孤梦还家厌雨声。
赖得远公消此况,夜深香茗说无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名为《题沈明允秀才所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沈明允秀才居所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归家途中的倦怠和无奈,以及对佛学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天涯岁晚倦宵征,望里乡山路几程。”表达了作者对归家的渴望和无奈。作者在遥远的他乡,岁末黄昏,疲倦于夜夜奔波,但离家还有一段路程。这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也表达了对归家途中的倦怠和无奈。 颔联“落日远投江口寺,疏砧遥隔水边城。”描绘了作者归家的途中的景象,落日余辉中投射到江口寺,远处传来稀疏的捣衣声隔水传来,这景象既凄美又寂寥,令人感伤。 颈联“一身在客惊秋序,孤梦还家厌雨声。”表达了作者身为异乡之人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家的深深思念。作者身在异乡,惊觉已到了秋天,孤身一人,听着雨声,梦回故里,却唯有无尽的失望。 尾联“赖得远公消此况,夜深香茗说无生。”表达了作者对佛学的向往和追求。作者希望得到远公的示,消解心中的苦闷,深夜品茗论道,释怀人生。这两句既表达了对佛学的向往和追求,也表达了对沈明允秀才的感激和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归家途中的描绘和对佛学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释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创作背景
《秋夜寓宿江寺》是明朝诗人盛箴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季节与环境**:诗题中的“秋夜”和“江寺”给出了这首诗创作的时间和地点。秋天常常引发人们对生命、时光和自然的深沉思考,而夜晚的寂静和寺庙的庄重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考。 2. **诗人的经历**:盛箴是一位明朝的诗人,他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观念会影响他的创作。如果诗人在生活中遭遇了变故或者有所感悟,可能会在诗歌中表达出来。 3. **社会背景**:明朝时期,文学和艺术都有所发展,诗歌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在当时的社会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同时,寺庙作为宗教场所,也是文人墨客常常光顾的地方,这为盛箴创作此诗提供了一定的社会背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秋夜,在江边的寺庙中寄宿,受到了季节、环境、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诗词关键字: 还家 远投 香茗
相关诗词
  • 1
    [清]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 2
    [唐]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3
    [唐]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盛箴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