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英州金山寺壁》

莫遣鞲鹰饱一呼,将军谁志灭匈奴。
年来万事灰人意,只有看山眼不枯。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莫遣鞲鹰饱一呼”,借用典故喻意国家之忍让绥靖,只会导致敌焰益张,正人君子被扼杀,而小人则乘机窃居要津。金朝所以终于由熙宗末年的昌盛显赫而至末期的衰亡败亡,是一个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诗人于其中自有感,但在这里不欲作翻云覆雨的议论,而借鞲鹰一事加以寓意。第二句“将军谁志灭匈奴”借指作者之父谷神(虚中)之抗金之志,匈奴借指当时侵扰边疆的诸敌。虚中虽仅一介布衣,然其胸中颇具壮志,日夕忧愤见于吟咏,于中亦可想见其人其境况,于是便有了这首诗的前两句。“谁志”二字于悲愤中带有对将军(指虚中)起而为天下倡的期待。“年年万事灰心意”,诗的开头就泄露出心头的郁闷,正是多事之秋。“灰”在这里是消沉、失望的意思。诗人早年曾有“欲挽天河洗甲兵”的大气话,而今却是万事灰心,眼目昏花,于是看山独有情愫。第三句“只有看山眼不枯”,用拗折的笔调,写出诗人的不老心情。只有”二字极力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现实的清醒认识。但对词意又是双关的。“看山”亦即向往超然物外,“眼不枯”仍然追求精神寄托。后一句原是一种通俗化的说法,“眼不枯”还含有哲学上的意味。正象古人认为大自然是有灵性的。并给诗人以种种示一样。这里也可以从看山引起无数的感慨和思考,而以眼不枯来表达自己对于世事沧桑、人生如梦的深沉感喟。 这首诗以“鞲鹰”为引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寄寓了诗人对当时国家政治形势和历史命运的感慨和对父亲(虚中)早年投身抗金事业的追忆。诗的风格苍劲奔放,具有浓郁的悲壮色彩。这首诗写出了当时一部分有民族气节的士大夫心中仍蕴藏着的爱国激情和民族气节,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艺术上运用象征、双关手法而又不露痕迹,显得自然熨贴。语言朴实厚重而又明快生动。这是金代不少优秀诗人的共同特色。
创作背景
《题英州金山寺壁》是宋代诗人俞似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金山寺有关。金山寺位于广东省英德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诗人游览金山寺时,被寺庙的宁静祥和氛围所感染,同时也被寺庙所处的自然景色所陶醉,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此外,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创作非常流行,许多诗人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因此,俞似在游览金山寺时,受到寺庙和自然的启发,便写下了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总之,《题英州金山寺壁》的创作背景与金山寺的自然景色和文化氛围有关,同时也与宋代诗歌创作的流行和文化背景有关。
下一首
《偶得》
诗词关键字: 匈奴 人意 万事
相关诗词
  • 1
    [元]
    黄召风虔,盖下丽春园。
    员外心坚,使了贩茶船。
    金山寺心事传,豫章城人月圆。
    苏氏贤,嫁了双知县。
    天,称了他风流愿。
  • 2
    [唐]
    一点青螺白浪中,全依水府与天通。
    晴江万里云飞尽,鳌背参差日气红。
  • 3
    [唐]
    西江中氵霝波四截,涌出一峰青堞土臬。
    外如削成中缺裂,阳气发生阴气结。
    是时炎天五六月,上有火云下冰雪。
    夜色晨光相荡沃,积翠流霞满坑谷。
    龙泓彻底沙布金,鸟道插云梯甃玉。
    架险凌虚随指顾,榱桷玲珑皆固护。
    斡流倒景不可窥,万仞千崖生跬步。
    日华重重上金榜,丹楹碧砌真珠网。
    此时天海风浪清,吴楚万家皆在掌。
    琼楼菌阁纷明媚,曲槛回轩深且邃。
    海鸟夜上珊瑚枝,江花晓落琉璃地。
    有时倒影沈江底,万状分明光似洗。
    不知水上有楼台,却就波中看闭启。
    舟人忘却江水深,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