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玉海宗师还茅山》

湖澥天教十载閒,玉经功就胜居坛。
惊尘天目妨龙卧,晚岁华阳望鹤还。
入咏五噫丹阙近,会心三笑画溪寒。
世缘历尽仙缘熟,坐断陪真向上关。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以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一位僧侣的晚年生活。诗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自我探索、思考生命历程和心灵状态的作品。下面我将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同时尽量表达出其韵味和含义。 “湖澥天教十载闲,玉经功就胜居坛。”诗的首句描述了作者经过十年的修行和悟道,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欲望和困扰,进入了一种空灵、安静的状态。这就像是他在人生旅程中经过了一次磨砺和雕琢,就像玉石经过了精心打磨和磨砺,现在已经达到了超越凡尘的高度。 “惊尘天目妨龙卧,晚岁华阳望鹤还。”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尘世中的一切纷扰和烦恼,已经不再对他构成困扰。他期待着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骑着仙鹤回到华阳山,过上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这里的“惊尘”和“华阳望鹤”都象征着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超脱的渴望。 “入咏五噫丹阙近,会心三笑画溪寒。”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他已经在艺术的道路上接近了丹阙(即艺术的高峰),这让他感到无比欣喜。同时,他对三笑画溪寒的理解和欣赏,也表达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世缘历尽仙缘熟,坐断陪真向上关。”最后两句诗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和信念。他已经历尽了世间的繁华和纷扰,现在对仙界的生活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他决定坐断陪真(即坚守自己的信仰),不再被世俗所困扰,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艺术和信仰的思考和追求。通过对修行、艺术和人生的探索和领悟,他最终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过上了清净无为的生活。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创作背景
**《送玉海宗师还茅山》是宋朝诗人褚伯秀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的历史事件有关。在这一年,金兵大举南侵,洛阳、汴京一带均遭受战争破坏。不久,汴京沦陷。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褚伯秀与许多人一样,携家南逃,先后到达淮海地区、金陵、江西,最后避乱于广东的南雄(今广东南雄县)。** 这首诗是褚伯秀在金兵南侵后的感时抒愤之作,借古忧今,抒发出一腔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大致创作于建炎晚期(公元1129年—1130年)避难江南,舟行长江之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诗歌鉴赏辞典获取更多信息。
诗词关键字: 历尽 会心
相关诗词
  • 1
    [宋]
    驼褐倚禅榻,丝鬓飏茶烟。
    谁知老子方寸,历历著千年。
    试问汗青馀几,一笑腰黄萦梦,我自乐天全。
    出处两无累,赢取日高眠。
    八千里,西望眼,断霞边。
    弁苍苕碧,随分风月不论钱。
    执手还成轻别,何日归来投社,玉海得同编。
    经世付时杰,觅个钓鱼船。
  • 2
    [明]
    月满中霄永不斜,洪万亿总黄麻。
    传珰何日飞神女,炼石今朝挹圣娲。
    釐蕊青蒸三籁雨,彤花缝散九明霞。
    武陵莫羡春如锦,例到真官玉海赊。
    ¤
  • 3
    [明]
    平搏羊角看逍遥,袖拂虹冈万里桥。
    地涌祥云红鹤舞,天开瑞雨白龙朝。
    三吞香溢琪山钵,九奏风生玉陛韶。
    一种银家堆紫雾,笑称秦女和萧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