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寓华亭下砂盐场》

地僻民居少,官勤国课优。
远程驱瘦马,小港碍行舟。
晴日盐花晓,风潮海气秋。
野人因买鹤,半月此迟留。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风景画。 首联“地僻民居少,官勤国课优”,直接点明乡村环境的僻静和人民生活的安逸。僻静使得人民的生活少受外界的干扰,安逸则反映乡村生活的平静和富足。同时,官吏勤勉为国课而努力,也表明了乡村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颔联“远程驱瘦马,小港碍行舟”,描绘了乡村的交通状况。远程的瘦马艰难前行,小港的狭窄限制了行舟的活动,这进一步突显了乡村环境的僻静和交通的不便。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即无论环境如何艰难,人民依然能够坚韧地生活下去。 颈联“晴日盐花晓,风潮海气秋”,描绘了乡村的季节景色。早晨的阳光照耀在盐田上,如同撒满了花朵一般,这是对乡村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到了秋天,海潮起落,海气飘渺,又是一幅生动的海边景象。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乡村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尾联“野人因买鹤,半月此迟留”,诗人以野人为指代乡村人民,表达了他们因为喜爱乡村生活而花费半个月的时间停留在这里。这不仅是对乡村人民生活态度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僻静、安逸、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乡村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佩之情。
创作背景
《寓华亭下砂盐场》是宋朝诗人林尚仁的诗作。为了理解其创作背景,我们首先需深入探究诗的标题与内容,并结合宋代的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来分析。 首先,从诗的标题《寓华亭下砂盐场》可以看出,诗人当时寓居在华亭下的砂盐场。华亭,古地名,今上海松江区,而砂盐场则指的是当时的一个产盐地。 再深入分析,我们需要考虑宋代的社会背景。宋朝时期,盐税是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因此盐场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地位。同时,由于盐业与经济的紧密关系,盐场也成为了文人墨客描绘和咏史的重要题材。 结合上述信息,我们可以推测,《寓华亭下砂盐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林尚仁在华亭下的砂盐场寓居时,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盐业生产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综上所述,该诗的创作背景是林尚仁在华亭下的砂盐场的寓居生活,以及对当地盐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感悟。
诗词关键字: 盐花 海气 行舟
相关诗词
  • 1
    [唐]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2
    [近代]
    云间夏内史,束发便从军。
    江左龙飞误,华亭鹤唳闻。
    遗骸谁护惜?
    后死属王君。
    何日携鸡酒,相从义士坟。
  • 3
    [宋]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