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信州同汝成游南岩寺用李崆峒壁间韵》

幽哉岩里居,戴石世所罕。
源泉一勺多,香烟终日满。
停杯岫云迟,解带松风缓。
缘崖鹿豕踪,复与同人践。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幽居岩壑为题材,通过对山中清幽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句“幽哉岩里居”,直接点明居所的环境,突出其幽的特点。岩里居,表明住所的所在,接着作者便对居所周围的环境进行了细腻的描绘,“戴石”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所居住之地的喜爱之情,这里石头遍布,非常少见,表现出环境的僻静和清幽。 “源泉一勺多”和“香烟终日满”,分别描绘了山中清泉和香炉烟的清幽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清雅和宁静。一勺水,虽然不多,但却源源不断,象征着生活的长久和稳定。香烟终日满,表现出环境的宁静和清幽,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清净生活的喜爱。 “停杯岫云迟”和“解带松风缓”,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中自然景物和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停杯岫云迟,表现出诗人与岫云之间的默契,它们仿佛在等待着诗人停下酒杯,欣赏它们的美丽。解带松风缓,则表达了诗人与松风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仿佛在互相理解、互相欣赏。 “缘崖鹿豕踪,复与同人践”,这两句描绘了山中鹿豕的足迹和人们足迹的交织,表现出山中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场景。这里鹿豕足迹遍布,但是并没有影响到人的生活,反而给人带来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与同人践,进一步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清幽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
创作背景
《信州同汝成游南岩寺用李崆峒壁间韵》是明朝诗人吴维岳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到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南岩寺,并借用李崆峒壁间的韵脚进行创作。具体分析如下: 1. 游览南岩寺:诗题中的“信州同汝成游南岩寺”表明,诗人吴维岳与友人一同在信州游览了南岩寺。这次游览经历成为了这首诗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2. 借用韵脚:诗题中还提到了“用李崆峒壁间韵”。这意味着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借用了李崆峒壁间诗的韵脚来进行创作。这种做法在古诗词创作中比较常见,称为“次韵”或“步韵”,旨在展示诗人的才华和对原诗的敬意。 综上所述,《信州同汝成游南岩寺用李崆峒壁间韵》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吴维岳与友人一同游览南岩寺,并借用李崆峒壁间诗的韵脚进行创作。
诗词关键字: 解带 源泉 香烟
相关诗词
  • 1
    [唐]
    遁甲爰皇里,星占太乙宫。
    天门开奕奕,佳气郁葱葱。
    碧落三乾外,黄图四海中。
    邑居环若水,城阙抵新丰。
    玉槛昆仑侧,金枢地轴东。
    上真朝北斗,元始咏南风。
    汉君祠五帝,淮王礼八公。
    道书编竹简,灵液灌梧桐。
    草茂琼阶绿,花繁宝树红。
    石楼纷似画,地镜淼如空。
    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
    黄轩若有问,三月住崆峒。
  • 2
    [元]
    碧渊湖上小崆峒。
    人在水精宫。
    提壶莫惜莺边醉,蝶困花、来往匆匆。
    一饷颠风狂雨,满山怨紫愁红。
    仙翁来憩白云中。
    春色已成空。
    五更正结花心梦,且迟教、童子鸣钟。
    明日凉音渡口,绿杨影里推篷。
  • 3
    [唐]
    灵槎思浩荡,老鹤倚崆峒。
    苍苔迷古道,红叶乱朝霞。
    栖凤枝梢犹软弱,化龙形状已依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