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六年三潦困余黎,谁识他年旧浙西。
靡有孑遗何可忽,不知归去果安之。
属方理屋又闻漏,垂欲出门仍畏泥。
家在穷山乱门外,自惭无策救儿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在经历长时间的困苦生活后,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六年三潦困余黎”,描述了作者在六年里经历了三次大水灾,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作者借此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深同情。 “谁识他年旧浙西”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他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浙西,重见那里的安宁。 “靡有孑遗何可忽”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极度关注,他认为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下,也不能忽视那些仍然存活的人,他们的生活状况不容忽视。 “不知归去果安之”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不知道回到故乡后,又能如何安顿自己的生活。 “属方理屋又闻漏,垂欲出门仍畏泥”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困苦的环境下,既要处理房屋漏水的问题,又要考虑出门寻找生计,但出门又怕泥泞难行。 “家在穷山乱门外,自惭无策救儿饥”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无法改变故乡人民生活困境的自责和愧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深深关注,对未来的迷茫和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它是一首深情而真挚的诗歌,展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创作背景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组诗作,创作于作者晚年。这组诗以自述为主,描绘了作者在病后康复期间的生活琐事和心情变化。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方回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他本人历经沧桑,曾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但后来因得罪权臣而被贬谪。晚年时,他因病卧床,生活陷入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方回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接下来,我们来赏析这首诗的内容。《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中的第一首诗描述了作者病后康复的过程。诗中写道:“病起春眠不觉晓,梦中花落知多少。”这里,作者以“春眠”为引子,表现了自己病后的昏沉状态。而“梦中花落知多少”则暗示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啼鸟声中春又老,绿杨烟外水迢迢。”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年事已高、身体衰弱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述为主,通过对病后康复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诗句,使得整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关键字: 孑遗 自惭 归去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