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徐崇嗣没骨牡丹图》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斗浅红。
曾不争先及开早,能陪芍药到薰风。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牡丹的美丽,特别是它在谷雨节气之后的绽放。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牡丹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斗浅红”这句诗告诉我们,谷雨节气已经过了十六天,但牡丹花仍在盛开,其颜色如斗,浅红如画。这里的“斗”字用得巧妙,不仅描绘出牡丹的美丽,还表达出其与芍药争艳的场景。 “曾不争先及开早,能陪芍药到薰风”这两句诗更是深入地表达了牡丹的特点。牡丹不争先开放,不急于展示自己的美丽,而是在芍药之后,伴着薰风慢慢绽放。这表达了牡丹的从容和优雅,它不急不躁,独自美丽,成为了芍药的陪衬。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牡丹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比喻,展现了牡丹的美丽和从容。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谷雨时节牡丹盛开,是一种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而牡丹的从容优雅也象征了人性的美好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美好。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题徐崇嗣没骨牡丹图》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文化、艺术以及社会审美观念有关。在宋代,牡丹被视为富贵、荣华的象征,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爱。画家徐崇嗣以其独特的没骨画法描绘了牡丹,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宋光宗作为当时的国家元首,对这幅画作进行了题诗,表达了对其艺术价值的赞赏。 此外,宋光宗的题诗行为也可能与宫廷文化、皇帝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有关。在古代,许多皇帝都热衷于艺术,通过题诗、作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艺术的理解。因此,《题徐崇嗣没骨牡丹图》的创作背景也可能反映了当时宫廷文化的一部分。
诗词关键字: 芍药 十六日 争先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