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孙长史女与焦封赠答诗》

妾失鸳鸯伴,君方萍梗游。
少年欢醉后,只恐苦相留。
心常名宦外,终不耻狂游。
误入桃源里,仙家争肯留。
鹊桥织女会,也是不多时。
今日送君处,羞言连理枝。
但保同心结,无劳织锦诗。
苏秦求富贵,自有一回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诗中描述了作者与恋人分别时的情感。 首句“妾失鸳鸯伴,君方萍梗游”表达了作者与恋人分别时的无奈和孤独,就像鸳鸯失去了伴侣,萍梗漂泊不定。 “少年欢醉后,只恐苦相留”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恐惧,担心恋人可能会对自己苦苦挽留。 “心常名宦外,终不耻狂游”表明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恋人的信任和承诺。 “误入桃源里,仙家争肯留”描述了作者和恋人相遇时的惊喜和意外,像是误入了仙境一般。 “鹊桥织女会,也是不多时”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如同鹊桥上的织女和牛郎相会一样短暂而美好。 “今日送君处,羞言连理枝”表明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无奈和苦涩,不愿意谈论将来在一起的情形。 “但保同心结,无劳织锦诗”表达了作者与恋人之间的信任和承诺,只要双方心心相印,不需要再作诗来表达感情。 最后,“苏秦求富贵,自有一回时”表达了离别之后的期待和相信总会有再次相见的一天,寓意着生活的曲折和无常,但是总会过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离别的情感和对于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于恋人的真挚感情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中也暗示着生活中总有挫折和磨难,但是只要坚持信念和信任,总会迎来美好的未来。
创作背景
《孙长史女与焦封赠答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风气和文学环境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诗歌作为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社会各个阶层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同时,唐代也是一个风气开放、社交自由的时代,男女之间的交往和恋情并不受到过多的限制,这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据《全唐诗》记载,孙长史女和焦封的赠答诗是在一次宴会上创作的。孙长史女在宴会上遇见了焦封,两人相互欣赏,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彼此的情感,进行了一种文学上的交流。这种赠答诗的形式在唐代比较常见,是一种通过诗歌来进行情感交流和社交的方式。 综上所述,《孙长史女与焦封赠答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文化繁荣、风气开放以及社交自由等环境因素有关。
诗词关键字: 苦相 连理枝 织锦
相关诗词
  • 1
    [唐]
    竹弟虽让客,不敢当客恩。
    自惭埋没久,满面苍苔痕。
  • 2
    [唐]
    启母是诸母,三十六峰是诸父。
    知君家近父母家,小人安得不怀土。
    怜君与我金石交,君归可得共载否。
    小人无以报君恩,使君池亭风月古。
  • 3
    [清]
    往余游京华,郑君过我邸。
    告言子沈子,诗亦同光体。
    杂然见赠答,色味若粢醴。
    十年始会面,辍乐正读礼。
    从之索旧作,发箧空如洗。
    能者不自珍,翻悔笔轻泚。
    我言诗教微,百喙乃争启。
    风雅道殆丧,庞言天方(疒齐)。
    内轻感外重,怨诽遂丑诋。
    何人抱微尚?
    不绝如追蠡。
    宋唐皆贤劫,胜国空祖祢。
    当涂逮典午,导江仅至澧。
    先生特自牧,颇谓语中綮。
    年来积怀抱,发泄出根柢。
    虽肆百态妍,石濑下见底。
    我虽不晓事,老去目未眯。
孙长史女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