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乐平寺》

名蓝占幽寂,花木深禅房。
开轩俯芳流,竹风终日凉。
谓此已胜绝,坐可雄诸方。
谁知槿篱外,古木郁苍苍。
下有湍激漳,珠玉鸣琅珰。
何当开松门,两岸安石床。
尽发溪山奇,枕流挈其芳。
他年我重来,君子留徜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幽静景色的诗。 首联“名蓝占幽寂,花木深禅房。”诗人用简洁的笔墨描绘出了一片深幽寂静的寺庙,花木丛生,禅房隐匿其中。名蓝是佛教寺庙的别称,这里代指寺庙。诗人用“占”字表达了对这片幽静之地的喜爱和独占,体现出寺庙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的闲适心境。花木和禅房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超脱尘世的氛围。 “开轩俯芳流,竹风终日凉。”颔联继续描绘寺庙周围的景色。开轩即开窗,俯芳流,指寺庙开窗即可看到芳香的流水。竹风终日凉,则是指寺庙周围竹林摇曳,风声清凉,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这两句诗将寺庙的景色与诗人的感受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情怀。 “谓此已胜绝,坐可雄诸方。”颈联诗人自我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认为这里已经是绝佳之地,足以让诗人心胸开阔,超越世俗的纷扰。坐可雄诸方,则是指这里可以成为弘扬佛法、吸引众生的地方。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也体现出他对这片山林的热爱之情。 “谁知槿篱外,古木郁苍苍。”尾联诗人笔锋一转,由赞美转向了思考。槿篱外,指寺庙的篱笆之外。古木郁苍苍,则是指篱笆外古树苍劲、枝繁叶茂。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人们是否知道篱笆外的这片古木呢?它们在寺庙之外,却被诗人赋予了生命和情感。这里诗人借古木寓言人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也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何当开松门,两岸安石床。尽发溪山奇,枕流挈其芳。”诗人想象着如果能够打开松门(即寺庙的门),那么两岸的石头床(指溪边山石)将会迎接游客的到来。诗人希望尽发溪山奇,即发现和挖掘溪山中的奇特之处,枕流挈其芳,则是枕着流水、享受自然之美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幽静之地的描绘和思考,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情怀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题乐平寺》是宋朝诗人刘焘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然而,一般来说,诗歌的创作背景通常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有关。因此,要了解《题乐平寺》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考虑宋朝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刘焘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能需要参考更多的文献资料和历史背景进行深入研究。
诗词关键字: 石床 禅房 珠玉
相关诗词
  • 1
    [唐]
    累职比柴桑,清秋入楚乡。
    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
    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
    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
  • 2
    [唐]
    天际山多处,东安古邑深。
    绿田通竹里,白浪隔枫林。
    诗有江僧和,门唯越客寻。
    应将放鱼化,一境表吾心。
  • 3
    [唐]
    家人强进酒,酒后能忘情。
    持杯未饮时,众感纷已盈。
    明月照我房,庭柯振秋声。
    空庭白露下,枕席凉风生。
    所思万里馀,水阔山纵横。
    佳期凭梦想,未晓愁鸡鸣。
    愿将一心人,当年欢乐平。
    长筵映玉俎,素手弹秦筝。
    ;睇呈巧笑,惠音激凄清。
    此愿良未果,永怀空如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