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泾州怀古》

危坡下尽见残墉,势扼长川万古雄。
泾水无泥分畎浍,回山有脉自崆峒。
唐文曾祀龙君庙,汉武犹存阿母宫。
更喜笔峰青翠处,雨馀疑是画图中。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一处山川风貌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欣赏之情。 首联“危坡下尽见残墉,势扼长川万古雄”,直接描绘了山的形状和气势。诗人以高耸的危坡和空旷的山脚作为起始,勾勒出一幅辽阔的自然画卷。接下来的“见残墉”描绘了坡下尽头的景象,残垣断壁,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流转。而“势扼长川万古雄”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川的雄伟气势,仿佛在长久的历史中,这座山川一直扼守着河流,成为万古的雄伟之地。 颔联“泾水无泥分畎浍,回山有脉自崆峒”,诗人开始从自然风貌转向人文历史。泾水清澈,区分着田间的小渠,这体现了当地农业生产的繁荣。而回山的脉络清晰,直通崆峒山,这暗示着当地的地势和山脉走向。 颈联“唐文曾祀龙君庙,汉武犹存阿母宫”,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历史人物。这里的“唐文”和“汉武”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君主,诗人借他们祭祀龙君庙和保存阿母宫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文的关注和思考。 尾联“更喜笔峰青翠处,雨馀疑是画图中”,诗人以一个惊喜的结尾,描绘了雨后笔峰山的青翠景色,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欣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创作背景
《泾州怀古》是宋代诗人郭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有关。泾州地处黄土高原,历史悠久,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郭瑄在游览泾州时,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古老和沧桑,引发了他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的思考。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对战争和和平的反思,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参考郭瑄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以及对泾州历史文化的了解。
上一首
《江帆》
下一首
《雪》
诗词关键字: 犹存 万古 画图
相关诗词
  • 1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2
    [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3
    [唐]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郭瑄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