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不欺堂》

室明室暗两相宜,方寸长存不可欺。
勿谓天高鬼神远,要须常畏自家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劝诫意味的诗。通过室内明暗的比喻,以及对天高鬼神远的谈论,诗人旨在劝诫人们要常存敬畏之心,恪守道德准则,不可自欺欺人。 首句“室明室暗两相宜”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明暗交织,喻示人生的起伏波折,也暗含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和态度。这句话既是对现实环境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 次句“方寸长存不可欺”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心道德的看法。方寸之间,即人的内心,应该始终保持真诚,不可自欺。这是对个人品德的高标准要求,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末两句“勿谓天高鬼神远,要须常畏自家知”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扩展。诗人通过“天高鬼神远”的形象比喻,告诫人们不要因为无人监管就放纵自己,而是应该常存敬畏之心,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这里的“自家知”强调了内心的自知之明,也就是自我良知的作用。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蕴深厚,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议论,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德和自我修养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不欺堂》这首宋词的创作背景与苏轼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打击,让他的内心充满了忿懑和痛苦。然而,苏轼并没有被这种困境击垮,他选择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旷达态度。他在黄州开垦荒地,筑屋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这表明他的心境开始转向恬淡和豁达。因此,《不欺堂》这首词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他的豁达情怀。
诗词关键字: 可欺 长存 方寸
相关诗词
  • 1
    [唐]
    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
    但逢公道日,即是命通时。
    乐善知无厌,操心幸不欺。
    岂能花下泪,长似去年垂。
  • 2
    [宋]
    元子溪曰瀼,诗传到于今。
    此俗良易化,不欺顾相饮。
    庐山我久爱,买田山之阴。
    田间有流水,清泚出山心。
    山心无尘土,白石磷磷沈。
    潺湲来数里,到此始澄深。
    有龙不可测,岸木寒森森。
    书堂构其上,隐几看云岑。
    倚梧或欹枕,风月盈中襟。
    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
    数十黄卷轴,圣贤谈无音。
    窗前即畴囿,囿外桑麻林。
    芋蔬可卒岁,绢布足衣衾。
    饱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
    吾乐盖易足,名濂朝暮箴。
  • 3
    [宋]
    春风只在园西畔。
    荠菜花繁胡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
    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苏邦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