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净名院触目都似曾到问讯乃非也戏题绝句》

人门彷佛记曾来,问讯山僧始此回。
却觅旧游无是处,只应形似遣人猜。
世间形似巧迷人,总是安排底处真。
纵复非真犹足喜,得来聊寄梦中身。
作品赏析
这首诗富含哲理,表达了对于真实与表象、记忆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的主题围绕着人们的感知、记忆和真实性,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生活中的困惑和寻找真理的艰辛。 首句“人门彷佛记曾来,问讯山僧始此回”描绘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既熟悉又陌生,这种感觉引发了诗人的思考。这种彷佛记得曾经来过的感觉,向山僧问讯的场景,引发了对过往记忆的追思。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于旧游的追寻,却发现已经无处可寻,只能凭借形似去猜测。这里的“形似”指的是表面上的相似性,而真实的内在已经无从找寻。这一层表达了记忆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对于真实性的追求。 “世间形似巧迷人,总是安排底处真。”这两句揭示了世间的表象往往巧妙地迷惑了人们,而真实的本质却被隐藏起来。这里的“安排底处真”意味着真相往往被深藏不露,难以触及。 最后两句“纵复非真犹足喜,得来聊寄梦中身。”表达了即使所得非真,也足以让人感到喜悦,因为至少可以在梦中寻找寄托。这里的“聊寄梦中身”展现了人们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能在梦中寻找到一丝慰藉。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人类对真实性的追求,以及现实与记忆的冲突。同时,也表达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人们也能找到慰藉和希望。
创作背景
宋朝诗人李薰的《过净名院触目都似曾到问讯乃非也戏题绝句》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他游览净名院时的感受和经历。他可能在这座寺庙中看到了一些熟悉的景象,但实际上是他第一次到那里。这种情况可能引发了他的思考和感慨,因此他写下了这首绝句来表达这种感受。 这只是一种推测,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资料来确认。如果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建议查阅相关的宋诗研究和文献资料。
上一首
《句》
下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形似 旧游 底处
相关诗词
  • 1
    [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2
    [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3
    [清]
    死生流转不相值,天地翻时忽一逢。
    且喜无情成解脱,欲追前事已冥蒙。
    桐花院落乌头白,芳草汀洲雁泪红。
    隔世金环弹指过,结空为色又俄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