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廉夫登沮微亭二首》

蜗舍不容膝,烦歊局寝兴。
岂惟倦束带,絺绤犹云憎。
清微跨城角,窣兀疑疑冰。
深池暮黯黯,远岫朝棱棱。
往岁与申子,宾朋日云蒸。
遂令栋宇陋,顾眄流名称。
先生今诗伯,气欲青云凌。
锵然出佳句,椒兰布畦塍。
邀我避暑游,意重愧难胜。
何当酌沆瀣,神明自清澄,嗟彼浮名者,此亭岂易升。
踟蹰恐后时,摄衣请先登。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夏日炎热的不满,以及对清凉自然的向往。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他内心的感受。 首句“蜗舍不容膝,烦歊局寝兴”描绘了诗人在狭小的住所中,受热浪所困,无法安睡。这里用“蜗舍”形容住所的狭窄,用“烦歊”形容热浪的炙烤,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炎热。 接着,“岂惟倦束带,絺绤犹云憎”一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不满,不仅仅是因为热得无法穿戴整齐,就连轻薄透气的衣物也让人感到厌恶。 然后,“清微跨城角,窣兀疑疑冰”一句,诗人描绘了清风越过城角,带来一丝凉意,让人怀疑是否已经到了结冰的季节。这里的“清微”和“窣兀”用得非常生动,让人感受到清风的细微和凉爽。 在接下来的“深池暮黯黯,远岫朝棱棱”中,诗人又用深池的黯淡和远山的清晰来描绘出自然的清凉和宁静,与前面的炎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对过去清凉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最后的“何当酌沆瀣,神明自清澄”一句,诗人用“沆瀣”比喻清泉,“神明”比喻心境的清明,表达了自己对清凉生活和清明心境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炎热和清凉的对比,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才华和情感的深度。
创作背景
《次韵廉夫登沮微亭二首》是宋朝诗人傅察的作品,其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社会环境及傅察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具体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社会环境:宋朝时期,虽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政治上却颇为动荡,官员之间的党争激烈。这样的社会环境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个人经历:傅察作为宋朝的官员和文人,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也会对诗歌创作产生影响。他可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人生感慨或抒发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3. 诗歌题材:从诗歌标题来看,这是一首登高怀人之作。诗人可能通过登高远眺,引发对远方亲友或故人的思念之情,将这种情感融入诗歌创作之中。 综上所述,《次韵廉夫登沮微亭二首》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社会环境、傅察的个人经历以及诗歌题材密切相关。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和相关历史资料进行深入分析。
上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沆瀣 棱棱 浮名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3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