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晚钟》

张拙一切有,径山一切无。
道无何不许,只为有妻孥。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径山以及其中之道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张拙一切有,径山一切无。”中,“张拙”可能是诗人对某个人的称呼或代称,这里的“一切有”可能指的是张拙对径山之道的理解与追求,他坚信径山的一切都包含在道之中,即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而“径山一切无”则可能指的是径山本身,即山中的一切都是空灵的,无形的,超脱于物质世界之外的。这里的“无”并非完全的虚无,而是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道无何不许,只为有妻孥。”中的“道无何许”可能指的是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而“只为有妻孥”则表达了诗人对道的理解与追求并非出于个人私欲,而是为了妻儿、家庭等更广阔的利益。这里的“妻孥”可能代表着家庭、亲情等更为深沉的情感和责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张拙对径山之道的理解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超越物质世界、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家庭、亲情等更为深沉的情感和责任的思考。这种思考和追求,不仅是对个人的提升,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创作背景
马一浮的《晚钟》写于1927年。此诗堪称中国现代诗中最出色的一首。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后改名浮,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学者,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之一。马一浮的诗歌境界高远,语言庄雅,堪与历代诗家颉颃。 《晚钟》写的是作者在黄昏时听到远处钟声的感受。这“晚钟”引起的感觉、联想,和大多数诗人写钟声时不同,它并没有引起一般容易引起的对于时间消逝的感慨,而是从这种声音里体验到一种宁静而致远的力量。 钟声,“悠然于客堂之东偏”。初闻时,觉得它的声音很深沉。但等到自己屏息静听,又觉得它的声音很悠扬。这悠扬的声音,不知不觉把自己的心带入了远方。这时,它的声音不再是刚才听到的深沉的声音,而是变得很轻细。随之,又逐渐消逝。 黄昏时听到钟声,不觉惊叹时光已逝,人生易老。但这里写的却是另一种感受。钟声把人的心引入远方,而远方又在何处?它引导人的心从动荡不已中走出来,归复于自然的平静。因此,这“晚钟”的声音,有如一剂疗救人心的良药。 这首诗的写法很独特。它虽然写的是一种感觉,但通篇没有用一个抽象的概念或形容词,而是用很具体的形象来写这种感觉。诗的语言很自然,但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音乐的美。
上一首
《晚钟》
下一首
《晚钟》
诗词关键字: 不许
相关诗词
  • 1
    [现代]
    大千如在掌,安坐受供养。
    无为无事人,恐堕非非想。
  • 2
    [宋]
    千盖笼花斗胜春。
    东风无力扫香尘。
    尽沿高阁步红云。
    闲里暗牵经岁恨,街头多认旧年人。
    晚钟催散又黄昏。
  • 3
    [现代]
    百丈食必作,沩山饥便餐。
    许他真佛子,不肯戴儒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