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无题》

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
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
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作品赏析
首联从空间写起,极言天上地下杀气腾腾,“围剿”气焰嚣张,是当时国内阴森黑暗局面的真实写照。颔联从时间落墨,通过鲜明的对比,状写国民政府统治下战云弥漫、杀机遍布的‘‘无声的中国”。颈联借古讽今,把国民政府首脑比做暴虐的秦穆公,说天帝喝醉酒错给了他统治的权力;国人也因重压,满怀忧郁,神州大地早已万马齐喑了。尾联总写并预见国民政府军事“围剿”与文化”围剿’’将造成更惨重的战祸灾难。
诚然,这是一篇控诉书。全首以泼辣有力的笔触怒斥以蒋介石为首脑的国民政府绞杀革命的行为。写得激愤、深沉。首三联记实,后一联虚实结合,预告政治局势要进一步恶化,提醒人民警惕,准备与敌人作殊死斗争。
此诗意境幽深,层层递进,而且通篇比兴,对仗工整,娴熟运用五言律诗的旧形式,并通过出色的比喻,恰当地表现了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如,“大野”与“长天”对,犹言天地之间,喻指整个旧中国、旧社会;“钩棘”与“战云”对,再冠以“多”与“列”,渲染、烘托国民政府反革命军事“围剿”的险恶,这也不是一般的即景喻事,完全是从上到下勾勒了一幅立体的国难图。“几家”与“万籁”对,“春袅袅”与“静惜情”对,“下土”与“中流”对,“秦醉”与“越吟”对,这两联的对比,使“大野”、“长天”之情状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表现一片沉寂肃杀的气氛和诗人的无限悲愤。“风波”与“花树”对,“浩荡”与“萧森”对,用的是象征手法,前后互为因果,语脉联属,比兴中夹带铺陈,深刻地揭露了国民政府文化“围剿”的罪行。
同时,末尾两句以兴语作结,情景交融,甚有“篇终接混茫”之妙。
鲁迅赋诗写对,均因事而发,为时而作,亦庄亦谐,不拘一格,但句句有声,字字有用,既写得实实在在,又很有雅趣。
创作背景
鲁迅的《无题》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社会背景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族危机深重,人民生活困苦。这样的社会环境让鲁迅感到十分悲愤和痛苦,因此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其次,个人背景是鲁迅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变故和思想挣扎后,对生命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曾经经历过多次爱情挫折,也见证了亲友们的生死离别,这些经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鲁迅的《无题》是在社会和个人背景的双重影响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上一首
《无题》
下一首
《无题》
诗词关键字: 战云 大野 万籁
相关诗词
  • 1
    [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2
    [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 3
    [当代]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