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江村》

江水灌稻田,饥年稻亦熟。
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
相承几十代,居止连茅屋。
四邻不相离,安肯去骨肉。
书生说太苦,客路常在目。
纵使富贵还,交亲几坟绿。
作品赏析
这首诗用平淡、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富有乡土气息的农耕生活图,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世态的感叹和忧虑。 首联“江水灌稻田,饥年稻亦熟”,描绘了江畔稻田的景象,水满稻熟,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这反映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也体现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的同情。 颔联“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诗人乘舟在田间穿梭,看到岸上百姓辛勤劳作,不由得在船中过夜,与桑麻、田舍共度良宵。这体现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亲近和理解,也流露出他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颈联“相承几十代,居止连茅屋”,描述了村庄里的人们几代人以来一直居住在茅屋中,朴素而简单的生活方式。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不舍和敬意,同时也揭示了贫富差距的问题。 尾联“书生说太苦,客路常在目”,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他觉得那些读书人为求富贵而背井离乡,经历苦难和艰辛,实在是太苦了。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漂泊在外,客居他乡,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常常萦绕在心头。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和对世态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的同情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乡土情感的眷恋。
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夏天,诗人刘驾经过长期的流亡生活后,在同谷(今甘肃成县)来到了相对安定和富庶的四川成都。在成都浣花溪畔,他建立了一个草堂,得到了朋友的经济资助,暂时有了栖身之所。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地方。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暂时忘掉了社会的动乱和个人的不幸,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伦之乐,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描绘和表达自己的心情。
诗词关键字: 桑麻 四邻 相承
相关诗词
  • 1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 2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 3
    [唐]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