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情四首》

楼头上马苦匆匆,百计相留无计从。
正好看花郎却去,江边春色为谁浓。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别情的小诗。 “楼头上马苦匆匆”,诗的开头,就表现了离别的气氛。两个人站在楼头,即将作别,这个人的离去,是多么仓促和急迫,甚至没有时间多作解释或多作停留,反映出送行者的无可奈何和依恋之情。这里的“苦匆匆”三字,充分地把那种低回欲绝的情态刻画出来了。而因为匆忙所以无计相留,所以也不会有相留的理由和话儿,这是“楼头上马”的另一面。 “百计相留无计从”,是全诗的关键,诗人用很平淡的笔墨写来,似乎是在客观冷静地叙述,但其中蕴含的感情却是十分强烈的。这里既有不得相留的遗憾,又有无可奈何的伤感;既有被送者的留恋,又有送行者的惆怅。 “正好看花郎却去”,在“苦匆匆”之后,又以“正好看花郎却去”一句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一个“正看”使送行者的留恋之情更加强烈了,更加突出了。然而却不能挽留他,送行的人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去。这当中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感情。“江边春色为谁浓”,最后又以景语作结。江边春色浓丽绚烂,这一派好风光和别离的凄惨情绪形成强烈的对照,反问句的结句使全诗更有力度,更有内涵。 此诗纯用口语,但在绝句中运用散文化的句式,如以副词“正、却”等来插其中,用叙述调来写情并交待时间地点等要素。诗中的送别之人因情深意长而把临别场景记述下来,说明这是一首闺情诗。诗中的“正好看花郎却去”句说明这位女子具有多重身份:一是能陪丈夫看花作乐的妻子;二是送别远行经商丈夫的妻子;三是具有文化素养的闺秀。这样的女子对丈夫的一片深情胜过那乱世中连看花的机会都难能可贵的多情美貌女子。此诗的诗意和构思别具一格。 这首诗把送别的惜别之情写得十分真挚、深沉,富有情味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春情四首》是宋代诗人高翥创作的一组诗。这四首诗描写了春天里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创作背景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环境: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万物复苏,花开满园。这样的自然环境可能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他想要用诗歌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赞美。 2. 个人情感:高翥在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些情感可能源自他的个人经历和对生活的观察,使他产生了对春天和自然的深厚感情。 3. 社会背景: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创作非常活跃。高翥作为当时的诗人,可能受到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思考。 综上所述,《春情四首》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自然环境、个人情感和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诗词关键字: 楼头 上马 春色
相关诗词
  • 1
    [唐]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2
    [唐]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3
    [当代]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