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偈六十九首》

宗门妙旨,海口难宣。
简要提撕,知音罕遇。
事无一向,理出多门。
岂不见道,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树倒藤枯,句归何处。
深秋帘外千家雨,落日楼前一笛风。
作品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它描绘了一种深邃而难以言传的境界,需要知音才能理解。诗中提到了宗门妙旨,这是一种深奥的修行之道,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通过个人的体验和理解去领悟。 “宗门妙旨,海口难宣。简要提撕,知音罕遇。”这几句话表达了这种难以言传的特性,它像大海一样深广,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需要简要的引导和示,才能让真正有悟性的读者理解。这也反映了禅宗的特性,即强调个人的体验和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解释和说明。 “事无一向,理出多门。岂不见道,有句无句,如藤倚树。”这两句话是对禅宗修行之道的进一步阐述。在禅修中,没有固定的道路或方向,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才能逐渐接近真理。而这个真理并不是以语言的形式存在的,而是通过个人的体验和理解去领悟。这也就像藤蔓依附于树干一样,通过观察和理解周围的环境和事物,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深秋帘外千家雨,落日楼前一笛风。”这两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也许是在暗示禅修者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和敏锐,才能抓住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领悟禅修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邃而难以言传的禅修境界,需要真正的知音才能理解。它强调了个人体验和理解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的解释和说明。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警觉和敏锐,抓住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领悟禅修的真谛。
创作背景
《偈六十九首》是宋朝诗人释道宁创作的一组诗歌。这些偈诗通常是佛教中的唱诵诗,用于弘法、修行或表达悟道的心境。释道宁作为一位佛教僧人,他的创作背景很可能与佛教教义、修行实践以及他对生活的体悟有关。 在佛教中,偈是一种押韵的短诗,通常用于传达佛教的教义和哲理。这些偈诗通过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语言,传达深刻的佛教思想,帮助信徒们修行和悟道。因此,释道宁创作《偈六十九首》的背景可能与他的佛教修行实践和弘法活动密切相关。 此外,释道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也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影响。宋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佛教文化也更为普及。这种社会文化氛围可能为释道宁创作《偈六十九首》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动力。 总之,释道宁创作《偈六十九首》的背景与佛教文化、修行实践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诗词关键字: 简要 落日 知音
相关诗词
  • 1
    [宋]
    没弦琴韵,罕遇知音。
    无影林中,难寻足迹。
    同声同气,方辨端倪。
    不是当家,徒劳侧耳。
  • 2
    [宋]
    子只见风清月白,焉知洞里花香。
    曾看江上弄潮人,未闻爱水嫌波浪。
  • 3
    [宋]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
    分明一道恩光,照彻十方三世。
    全彰诸祖玄关,漏泄衲僧巴鼻。
    灵云刚道无疑,弥勒徒夸授记。
    争如李四张三,相贺街头巷尾。
    不是海印发光,亦非楞严三昧。
    林下高人,休要瞌睡。
    令余暗里笑舒眉,直是清风动天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