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临江仙·遍地残花庭院静》

遍地残花庭院静,流莺对对相过。
万条风柳间婆娑。
樱桃初弄色,萱草自成窠。
早是芳菲时节晚,追游期会无多。
眉山敛翠近秋波。
日长初睡起,愁与病相和。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末时节庭院追游图。诗中通过对庭院景象、环境气氛的细腻刻画,以及女主人公的容貌、情态的描写,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慵懒。 首联“遍地残花庭院静,流莺对对相过”,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庭院景象。残花遍地,庭院寂静,这与流莺对对出现的场景形成对比。颔联“万条风柳间婆娑。樱桃初弄色,萱草自成窠。”进一步描绘了春末时节柳树婆娑、樱桃初红、萱草成畦的景象,色彩鲜亮,生机勃勃。颈联“早是芳菲时节晚,追游期会无多。”点出季节已是芳菲时分,但人们依旧按捺不住欢愉的心情,相约出游。尾联“眉山敛翠近秋波。日长初睡起,愁与病相和。”女主人公慵懒地躺在床上,看着窗外渐渐敛去的翠绿山峦和秋波般的女子双眸,内心充满了愁绪和病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态的细腻描绘,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忧愁和慵懒。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春天的美好只是短暂的,而人生的无常和忧虑却是永恒的。诗人通过这种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此外,诗中的“流莺”、“樱桃”、“萱草”、“眉山”等意象,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流莺象征着生命的欢愉和自由,樱桃象征着青春的美好和短暂,萱草则象征着忘忧和自得其乐。而“眉山敛翠”则暗示着女主人公的深情和忧虑。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态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临江仙·遍地残花庭院静》是宋代词人杜安世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以女子的口吻诉说她与情人相思相恋的情节。具体的创作背景并不明确,因为我们没有具体的历史记录或作者的自述来揭示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但是,可以通过词中的情节和意象,推测出这是一首描写恋爱中女子思念情人的作品。 词中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庭院中看到满地残花,寂静的环境引起了她的相思之情。她回忆起与情人分别时的情景,不禁流下眼泪。她怨恨情人不守诺言,没有如期归来,让她独自承受相思之苦。但是,她仍然坚信情人对她的爱情,期待他的归来。 因此,可以说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一个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和期盼。
上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流莺 萱草 相和
相关诗词
  • 1
    [清]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2
    [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戌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 3
    [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