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鞭鞘

读音:biān shāo

繁体字:鞭鞘

意思:鞭子末端的软性细长物,常以皮条或丝为之。亦借指鞭子。
  ▶《太平御览》卷三五九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韩咎﹞还营下马,觉鞭重,见有绿锦囊,中有短卷书,着鞭鞘,皆不知所从来。”
  ▶唐·韩偓《重游曲江》诗:“惆怅引人还到夜,鞭鞘风冷柳烟轻。”
  ▶宋·周邦彦《满庭芳•忆钱塘》词:“花扑鞭鞘,风吹衫袖,马蹄初趁新装。”鞘,一本作“梢”。

造句:出了京城的门,摇着红色的鞭鞘。鞭鞘一拂马齐纵,附尾缘鬃不施?。鼓槌为鞭形,以革制鞭,鞭鞘头结一疙瘩。②治发烧:红清酒缸根皮、马

首字母缩写:bq

【拼音】biānshāo

【包含鞭鞘的诗词】
《浙西送杜晦侍御入关》
紫诏征贤发帝聪,绣衣行处扑香风。
鹗归秦树幽禽散,星出吴天列舍空。
捧日思驰仙掌外,朝宗势动海门中。
鞭鞘所拂三千里,多少诸侯合避骢。
【用鞭鞘造句】

1、分析表明,采用HMS系统控制高层建筑的鞭鞘效应是积极有效的措施。

上一篇
鞭炮
下一篇
鞭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