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媿怍

读音:kuì zuò

繁体字:媿怍

意思:惭愧。
  ▶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之二七:“捧诵台翰,不胜媿怍。”

解释:1.惭愧。

造句:李陆又愧怍,又感激,自杀而死。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庐陵道上正气歌,回首往事无愧怍。我又不能御贫,分郎忧衷,岂不愧怍?三往事如烟日月聩,心无愧怍畅襟怀。猛省力除,无令愧怍。一听此言,满心愧怍,不知如何答复才好。闻妹为孝廉妇,弥增愧怍,姊妹辄避路而行。内心愧怍不安。《又祭亡妻晁氏文》:“夙夜思惟,心颜

首字母缩写:kz

【拼音】kuìzuò

【包含媿怍的诗词】
《解嘲》
一壑栖迟久,多生习气消。
行藏无媿怍,梦觉两逍遥。
倩鹤传山信,疏泉洗药苗。
晚来幽兴极,乘月过溪桥。
上一篇
愧愕
下一篇
媿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