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biàn máo 
   繁体字:弁髦          意思:  1.弁,黑色布帽;髦,童子眉际垂髮。古代男子行冠礼,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后,即弃缁布冠不用,并剃去垂髦,理髮为髻。因以“弁髦”喻弃置无用之物。   ▶《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清·李渔《奈何天•助边》:“为何把皇家功令视若弁髦?”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摺》:“藐王言如弁髦,视纶音如草莽。”    2.引申为          详细释义:1.古代男子成人时举行冠体,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之后剃去垂髦,不再用缁布冠。后即用弁髦来比喻没有用的东西。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2.玩弄、轻视。醉醒石?第十四回:『即如王敦?桓玄干犯名义,谋反篡位,先时戕害僚友,继而弁髦君上。』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bm 
                    【拼音】biànmá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