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ǎ huáng
繁体字:馬蟥
英语:horseleech
意思:(马蟥,马蟥)亦作“马黄”。亦作“马蝗”。 即水蛭。 ▶《政和证类本草•虫下•水蛭》:“﹝水蛭﹞腹黄者谓之马黄。”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三十齣:“马蝗丁住鹭丝脚。” ▶元·郑元祐《遂昌山樵杂录》:“驿吏乃言,此马黄精也,遇之者辄为其啗。”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西湖志》载医者为吴太师治马蝗,《杂记》载刘大用
解释:1.亦作"马黄"。亦作"马蝗"。 2.即水蛭。
详细释义:水蛭的别名。见『水蛭』条。
造句:学名“水蛭,又名马蟥。又称零乌豆、马料豆、野料豆、细黑豆、野毛豆、饿马蟥、柴豆。东邻芒允公路,南邻马蟥塘道班,西邻黄龙村,北邻那邦公路,辖一社、二社、三社、汉族社、回弄河、团结社、新社、十
首字母缩写:mh
【拼音】mǎhu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