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蝥贼

读音:máo zéi

繁体字:蝥賊

意思:(蝥贼,蝥贼)
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左传•成公十三年》:“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
  ▶杜预注:“蝥贼,食禾稼虫名。谓秦纳公子雍。”
  ▶《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
  ▶李贤注引《尔雅》:“食苗心曰螟,食节曰贼,食根曰蝥。”
  ▶唐·杜

解释:1.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桅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详细释义:专吃禾稼的害虫。比喻败髁祸害的意思。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亦作『蟊贼』。
[似]败类

造句:”杜预注:“蝥贼,食禾稼虫名。即欲平殄蝥贼⑷,恐难应期。岂伊冈阜高,伏莽多蝥贼。电中云:“不图蝥贼温树德其人,虺蜴

首字母缩写:mz

【拼音】máozéi

【包含蝥贼的诗词】
《无题》
无风眼界白云悠,红雨心波漾尽头。
纷簌簌然丛脞弃,脏兮兮地秽淫流。
栋梁本色擎天柱,蝥贼原形钓欲钩。
铲却筌蹄窥远奥,拈花莞尔有何愁。
上一篇
锚灯
下一篇
锚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