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蒙瞍

读音:méng sǒu

繁体字:蒙瞍

意思:(参见矇瞍)
盲人。
  ▶明·刘基《述志赋》:“前蒙瞍以指途兮,彊杨子使操辕。”

解释:1.亦作"蒙?"。亦作"蒙叟"。 2.盲人。 3.指乐官。古代多以盲人充任,故名。

详细释义:1.蒙,有眼珠而看不见。瞍,没眼珠。蒙瞍指盲人。楚辞?屈原?九章?怀沙:『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
2.古代乐工多目盲,故称乐工为『蒙瞍』。诗经?大雅?灵台:『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造句:⒃蒙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注10.蒙瞍(méng sǒu蒙叟):瞎子。《诗?大雅?灵台》:“?鼓逢逢,蒙瞍奏公。《诗?大雅?灵台》:“?鼓蓬蓬,

首字母缩写:ms

【拼音】méngsǒu

【包含蒙瞍的诗词】
《灵台》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鼍鼓逢逢。
蒙瞍奏公。
上一篇
蒙瞳
下一篇
蒙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