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鸣橹

读音:míng lǔ

繁体字:鳴櫓

意思:(鸣橹,鸣橹)
亦作“鸣艣”。
 摇橹声。借指船行。
  ▶宋·王安石《题朱郎中白都庄》诗:“藜杖听鸣艣,篮舆看种田。”
  ▶宋·范成大《倪文举奉常将归东林》诗:“相过得得款溪门,雪夜前村听鸣橹。”
  ▶宋·陆游《航海》诗:“趁潮乱鸣艣,过碛细扶柁。”
  ▶明·刘基《彭泽阻风》诗:“不寐残缸犹闪灭,动情鸣橹数哑讴。”

解释:1.亦作"鸣橹"。 2.摇橹声。借指船行。

造句:

首字母缩写:ml

【拼音】míng

【鸣橹开头的诗词】
《舟泊》
鸣橹解双缆,寒蒸江气昏。
春云兼雨重,晚水带潮浑。
小市鱼虾集,空亭燕雀喧。
一尊得浓睡,行计不须论。
【包含鸣橹的诗词】
《送程给事知越州》
朝回鸣橹下东流,人自承明向越州。
印绶光华将过里,江山萧洒去迎秋。
香销琐闼成新梦,云映蓬莱识旧游。
须体圣心图任切,鉴湖虽好莫淹留。
上一篇
鸣柯
下一篇
鸣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