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干橹

读音:gān lǔ

繁体字:乾櫓

意思:(干橹,干橹)
小盾大盾。亦泛指武器。
  ▶《礼记•儒行》:“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
  ▶郑玄注:“干橹,小楯、大楯也。”
  ▶《北史•窦炽传》:“臣虽朽迈,请执干橹,首启戎行。”
  ▶宋·李纲《建炎行》:“号令新帜旗,仗械饬干橹。”

解释:1.小盾大盾。亦泛指武器。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gl

【拼音】gān

【包含干橹的诗词】
《隆庆徐守作堂名蜀固一夕梦与余赋诗堂上有何》
蜀踞国上流,蜀固天下固。
欲为天下谋,护蜀风寒处。
极边植藩篱,黄牛白环戍。
中间屹垣墉,武休河池路。
近裹古剑关,峭绝鸟莫度。
屏蔽益梓夔,堂奥有门户。
天险以德强,地险以势阻碍。
王公设人险,颇牧与羊杜。
前茅元戎崔,当道卧老虎。
后距付君侯,万卷作干橹。
坤维巩金汤,国势重鼎吕。
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御侮。
我闻大剑旁,小剑可驰鹜。
双轨来苏坡,半苇白水渡。
彻桑遍绸缪,迨此未阴雨。
毋谓天下壮,而恃一夫怒。
上一篇
干雷
下一篇
干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