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pī ér
繁体字:髬髵 意思:亦作“髬耏”。
1.勐兽怒而鬃毛奋张貌。 ▶《文选•张衡<西京赋>》:“及其勐毅髬髵,隅目高匡。”薛综注:“髬髵,作毛鬣也。隅目,角眼视也。高匡,深瞳子也。皆谓勐兽作怒可畏者。” ▶唐王维《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诗序:“髬髵奋髯,哮吼如虎。”
2.指勐兽。 ▶宋苏轼《十八大阿罗汉颂·第十三尊者》:“一念之差,堕此髬髵。 解释:1.亦作"?髵"。亦作"髬聐"。
2.猛兽怒而鬃毛奋张貌。
3.指猛兽。
4.谓头发竖起。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pe
【拼音】pīé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