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qiāo báo
繁体字:磽薄
英语:hard and infertile; barren
意思:(硗薄,硗薄) 1.土质贫瘠。亦指贫瘠的土地。 ▶唐·梁肃《通爱敬陂水门记》:“旱暵得其溉,霖潦得其归,化硗薄为膏腴者,不知几千万亩。” ▶宋·司马光《赠卫尉少卿司马府君墓表》:“前此乡人导涑水以溉田,利甚博。岁久岸益深峭,水不能复上,田日硗薄,将不足以输租。” ▶《明史•忠义传四•马足轻》:“弟惑妇言,迫分产,乃取田硗薄者自予。”
解释:1.土质贫瘠。亦指贫瘠的土地。 2.比喻人情或风俗浮薄。
详细释义:土地坚硬不肥沃。唐?梁肃?通爱敬陂水门记:『化硗薄为膏腴者,不知几千万亩。』
造句:知识会使精神和物质的硗薄的原野变成肥沃的土地,每年它的产品将以十倍的增长率,给我们带来财富。
首字母缩写:qb
【拼音】qiāobáo
1、硗薄的土地至少是抵挡得住低地的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