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溲勃

读音:sōu bó

繁体字:溲勃

意思:亦作“溲浡”。亦作“溲渤”。
 
 1.“牛溲马勃”之略语。语本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后多用以喻粗贱之物。
  ▶宋·赵鼎臣《上许沖之启》:“笼中丹桂,并溲勃以兼收;幕下红莲,杂蒹葭而与进。”
  ▶明·胡应麟《诗薮•闰余上》:“于戏,诗至五季,溲勃之用,亡当词坛。”
  ▶清·周亮

解释:1.亦作"溲浡"。亦作"溲渤"。 2."牛溲马勃"之略语。语本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后多用以喻粗贱之物。 3.指尿﹐小便。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b

【拼音】sōu

【包含溲勃的诗词】
《送淮东田制干回司》
青青拱把木,人见毫芒时。
只恐不早种,既种何用疑。
枝条日已茂,雨露日已滋。
摇本固不可,爪肤复奚为。
惊飙屡欲折,积雪久自支。
昔日靖郭君,四十馀男儿。
中有不举子,其事乃甚奇。
驰声自薛起,有谁敢齐窥。
君今已骑鹤。
莫问腰缠资。
主人今晋公,相量千顷陂。
溲勃且并用,参苓恐无遗。
相如论蜀檄,昌黎从军诗。
倘可露一斑。
岂无诸公知。
君来甫两月,云雾才一披。
非敢事偃蹇,禽鹿不可羁。
勿诧我泉石,恐为君瑕疵。

上一篇
溲溲
下一篇
櫢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