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tài dìng
繁体字:泰定
意思: 1.安定;镇定。 ▶《庄子•庚桑楚》:“宇泰定者,发乎天光。” ▶成玄英疏:“且德宇安泰而静定者,其发心照物,由乎自然之智光。” ▶《新唐书•王重荣传》:“珙任威虐,杀人断首置前,而颜色泰定。” 2.指太平。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七:“明帝、章帝继光武而臻泰定。”
解释:1.安定;镇定。 2.指太平。
详细释义:1.心胸舒泰安定。庄子?庚桑楚:『宇泰定者,发乎天光。』2.元朝泰定帝的年号(公元1324~1328)。
造句:元代,大批漕粮经三岔口转运入京。元泰定三年1326在境内东北部建天妃宫,此地成为“百货交集”之重镇。
首字母缩写:td
【拼音】tàidìng
1、燕帖木儿既瞧那泰定后,复瞧着二妃,一个是淡妆如菊,秀色可餐;两个是浓艳似桃,芳姿相亚,不禁眉飞色舞,目逗神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