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táng tiē
繁体字:堂帖
意思:唐时宰相签押下达的文书。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宰相判四方之事有堂案,处分百司有堂帖。” ▶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唐中书指挥事谓之‘堂帖子’。曾见唐人堂帖,宰相签押,格如今之堂札子也。” ▶宋徐度《却扫编》卷上:“唐之政事虽出于中书门下,然宰相治事之地,别号曰政事堂……其所下书曰堂帖。”
解释:1.亦称"堂帖子"。 2.唐时宰相签押下达的文书。
详细释义:唐宰相处分公事的手谕文书。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堂中书指挥事谓之「堂帖子」。曾见唐人堂帖,宰相签押,格如今之「堂?子」也。』或称为『堂帖子』。
造句:刻苏东坡书为《晚香堂帖》等。又刻米芾书,曰《来仪堂帖》。明董其昌曾刻入《戏鸿堂帖》。等题记,曾被刻入《戏鸿堂帖》。
首字母缩写:tt
【拼音】tángti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