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bǎng tiē 
   繁体字:榜帖       英语:bulletin; public notice      意思:  1.官府的告示。   ▶唐·李骘《徐襄州碑》:“与韦宙僕射为元从押衙,赍榜帖先至江西,安存百姓。”    2.科举录取的报帖或揭示的名单。   ▶宋·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宋朝吴郡士登科者,始于龚识,其家居昆山·黄姑,犹藏登第时金花榜帖,乃用涂金纸,阔三寸,长四寸许。”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时第一名毕渐,当时榜帖,偶然脱去渐字          详细释义:1.晓谕百姓的告示。唐?李骘?徐襄州碑:『赍榜帖先至江西,安存百姓。』 2.考试及第榜示的名单。亦作『?ヌ?』。    
   造句:凡榜帖,回复必众。”盖南苑豢驯象榜帖之出常在八九月之间也。的赦书(免罪的文书)皆用绢;宋代规定:尚书省官告院颁发的告身(委以官职的文书)用绫锦;唐宋时期规定:科举考试之进士登第榜帖用素绫;  首字母缩写:bt 
                    【拼音】bǎngti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