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螳蜋

读音:táng láng

繁体字:螳蜋

意思:亦作“螳蠰”。亦作“螗蜋”。
 昆虫名。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翅两对,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卵块灰黄色,称螵蛸,产桑树上名桑螵蛸,可入药。
  ▶《初学记》卷三十引北齐·颜之推《听鸣蝉》诗:“螗蜋翳下偏难见,翡翠竿头绝易惊。”
  ▶唐·元稹《有酒》诗之五:“螗蜋虽怒谁尔惧?鹖旦虽啼谁尔怜?”

解释:1.亦作"螳衛"。亦作"螗蜋"。 2.昆虫名。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翅两对﹐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卵块灰黄色﹐称螵蛸﹐产桑树上名桑螵蛸﹐可入药。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tl

【拼音】tángláng

【包含螳蜋的诗词】
《偈十六首》
提智慧剑,破烦恼纲。
拔生死类,置涅盘宅。
空却魔王窟穴,埽荡恶趣关防。
开拓般若封疆,滋长菩提种性。
与么作用,与么建立。
象驾峥嵘谩进途,谁见螳蜋能拒辙。
上一篇
曭漭
下一篇
镋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