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tǎng huāng
繁体字:戃慌 意思:亦作“戃恍”。亦作“戃怳”。 1.失意貌。 ▶《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心戃慌其不我与兮,躬速速其不吾亲。” ▶洪兴祖补注:“戃慌,失意。” ▶唐·韩愈《泷吏》诗:“胡为此水边,神色久戃慌。” ▶宋·王安石《梦黄吉甫》诗:“舟舆来何迟,北望屡戃怳。” ▶宋·陆游《访杨先辈不遇因至石室》诗:“出门还戃恍,列屋打碑 解释:1.亦作"戃恍"。亦作"戃恥"。
2.失意貌。
3.难以索解;不可测度。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th
【拼音】tǎnghu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