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帖息

读音:tiē xī

繁体字:帖息

意思:
 1.驯服;平服。
  ▶唐·无名氏《李谟》:“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
  ▶《明史•熊概传》:“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
 
 2.安息,安宁。
  ▶宋·沈遘《洛苑使英州刺史裴公墓志铭》:“公不为动,闾里帖息。”
  ▶《宋史•张咏传》:“时民间讹言有白头翁午后食人儿女,一郡嚣然。至暮,路无行人。既而得

解释:1.驯服;平服。 2.安息,安宁。 3.补贴利息。

详细释义:安定平顺。宋史?卷二九三?张咏传:『时民间讹言有白头翁午后食人儿女,一郡嚣然。至暮,路无行人。既而得造讹者戮之,民遂帖息。』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陆石室:『风激浪怒,舟不能胜,亟抽带中丹投舟外,风浪始帖息。』

造句: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行简以闻,戮为首者二十余人,众乃帖息。於是奸宄帖息。提举广西市舶,以亲老求便郡,知衡州,盗望风帖息

首字母缩写:tx

【拼音】tiē

【包含帖息的诗词】
《益州州学对训堂》
益为蕃捍西南隅,物众地大称名都。
择守来頒兹土政,治人颇与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條教,便宜皆得行黥诛。
群奸帖息不敢动,无复弄兵觊穿窬。
任威或谓一时事,立政恐事非长世图。
岂无达识究是否,重在改作徒嗟吁。
仲翁裔孙有伟度,敢决不以常文拘。
当官勇欲除蔽法,伊尤内恻仁心孚。
视人无异远方意,威刑惠政还相须。
始时岁荒力赈救,坐使饿殍成完肤。
既而为俗思根本,其在立学陈师谟。
大开庠儒务诲导,秀民从慕纷来趋。
遂言讲署鸿生职,使演经傅傅诸
上一篇
啁谑
下一篇
帖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