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tiē huáng
繁体字:帖黃 意思:(帖黄,帖黄) 贴黄。 ▶唐时敕书用黄纸,凡有更改的地方,仍以黄纸贴之,谓之帖黄。后世上奏状札子,摘举要旨,写在另外的纸上,贴附于后,亦称“贴黄”。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黄敕既行,下有小异同,曰帖黄。一作押黄。” ▶《新唐书•宦者传上•马存亮》:“枢密使无听事,唯三楹舍藏书而已。今堂状帖黄决事,此杨复恭夺宰相权之失也。” ▶清·袁枚 解释:1.贴黄。唐时敕书用黄纸,凡有更改的地方,仍以黄纸贴之,谓之帖黄◇世上奏状札子,摘举要旨,写在另外的纸上,贴附于后,亦称"帖黄"。
造句:余家有数帖黄硬,书都不堪。2、如:帖黄(贴黄。》卷下:“黄敕既行,下有小异同,曰帖黄。今堂状帖黄决事,此杨复恭夺宰 首字母缩写:th
【拼音】tiēhuá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