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魋髻

读音:tuí jì

繁体字:魋髻

意思:亦作“魋结”。
 结成椎形的髻。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至,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
  ▶司马贞索隐:“谓为髻一撮似椎而结之,故字从结。”
  ▶晋·左思《魏都赋》:“或魋髻而左言,或镂肤而钻髮。”
  ▶明·王世贞《为吴舍人题匈奴出猎图》诗:“魋结健儿鞭寒空,中间尽纛摩双熊。”

解释:1.亦作"魋结"。 2.结成椎形的髻。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tj

【拼音】tuí

【包含魋髻的诗词】
《九日晦日登烽火山》
兴来走上烽火山,著足不定秋风寒。
四边黄茅滑如雨,低头一看毛发竖。
几年要到紫菜乡,大练小练并东墙。
如今一时在眼傍,白云浮水天茫茫。
酒阑更欲吊虎屋,无端日脚相催促。
一奴魋髻一跋足,逐我下山如野鹿。
上一篇
颓闹
下一篇
颓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