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乌桓

读音:wū huán

繁体字:烏桓

英语:Wuhuan

意思:(乌桓,乌桓)
亦作“乌丸”。
 古时北方少数民族名。原是东胡族的一支,西汉初被匈奴击败,迁移到乌桓山,因以为名。
  ▶汉·建安十二年曹操破乌桓,徙万余落至中原,其势遂衰。见《汉书•匈奴传下》、《后汉书•乌桓传》。后世诗文中亦泛指北方少数民族或其居住地。
  ▶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稜城主书》:“庸、蜀、氐、羌之兵,乌丸百虏之骑,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解释:古族名。东胡族的一支。以游牧打猎为生。秦汉之际迁至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北),故称乌桓『武帝以后归附汉朝,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曹操东征乌桓取胜后,万余乌桓人迁到中原落户,部分留居东北,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造句:、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乌桓与匈奴也存在着贸易关系。奇袭乌桓主营,俘虏了20余万人。东汉乌桓峭王的驻地应在这里

首字母缩写:wh

【拼音】huán

【乌桓开头的诗词】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因以为寄》
乌桓落日稍沉西,南极青山女堞低。
马谷夏泉经雨涨,龙堆秋草拂云齐。
一函祠检将升玉,万里丸封不用泥。
儤直夜凉谈往事,乘车犹欲避鸡栖。
【包含乌桓的诗词】
《云中曲四首》
黄须羽帽破乌桓,丈八蛇矛血未干。
胡马尽归元帅幕,番刀赠与故人看。
【用乌桓造句】

1、 秦汉时期的黑龙江地区,有鲜卑、乌桓、橐离、夫余、挹娄等少数民族及微少汉人。

上一篇
乌蓝
下一篇
乌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