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xū xū
繁体字:吁吁
英语:pant
意思:(参见訏訏) 1.安闲自得貌。 ▶明·归有光《王天下有三重》:“上古之时,其民吁吁怡怡。” 2.惊恐貌。 ▶唐·柳宗元《乞巧文》:“臣物之灵,进退唯辱,彷徉为狂,局束为谄,吁吁为诈,坦坦为忝。” 3.喘气声。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摺:“我这里慌速速的脚懒抬,喘吁吁的身战摇。” ▶《
解释:1.安闲自得貌。 2.惊恐貌。 3.喘气声。
详细释义:1.喘气声。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我这里立不定?吁吁的气喘,我将这绳头儿呵的来觉软。』元?刘庭信?寨儿令?夜未央曲:『喘吁吁娇滴滴,香馥馥汗浸浸。』2.惊恐的样子。唐?柳宗元?乞巧文:『吁吁为诈,坦坦为忝,他人有身,动必得宜。』
造句:他气喘吁吁地讲出口信。她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我站住,等他气喘吁吁地赶上来。这老人气喘吁吁。他
首字母缩写:xx
【拼音】xūx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