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吁咈

读音:yù fú

繁体字:吁咈

意思:
 1.语本《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于!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孔传:“凡言吁者,皆非帝意。”
  ▶蔡沈集传:“咈者,甚不然之之辞。”后以“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
  ▶唐·李商隐《井泥四十韵》:“禹

解释:1.语本《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乿?'佥曰'于!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孔传"凡言吁者,皆非帝意。"蔡沈集传"咈者,甚不然之之辞。"后以"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 2.谓君臣和洽。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xf

【拼音】

【包含吁咈的诗词】
《陆象山先生墓》
大道久荆榛,歧路苦未并。
博约岂不贤,末学恣驰骋。
口耳谩纷纭,徒知响与影。
吾心自神明,一掬涵万境。
昔者斯文麾,紫阳已独秉。
厥德天不孤,时生陆子静。
陆朱夫何殊,性天俱炳炳。
议论偶异同,吁咈岂为痉。
考亭任重资,汲多费深绠。
象山直劈豪,举手提要领。
一起跬步间,循循登峻岭。
一从百仞巅,洞视下万顷。
辙迹随入途,金兰同有永。
何知好事徒,纷纷自燕郢。
古人亦有言,闻过乃为幸。
二翁九京中,岂不重炯炯。

上一篇
吁吁
下一篇
吁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