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朝笏

读音:cháo hù

繁体字:朝笏

意思: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和记事。
  ▶《封神演义》第六五回:“且说南极仙翁即忙收拾,换了朝服,繫了玎珰玉珮,手执朝笏,离了玉虚宫。”
  ▶《朱元璋传》第七章二:“元璋不理会,仕鲁着急,闹起迂脾气,当面交还朝笏,要告休回家。”

造句:朝笏的用途首先是作为礼仪之用。垂下衣带的末端,恭敬地拿着朝笏。作法事请神时,手执朝笏,虔诚叩拜。另两对为头戴朝冠,手持朝笏

首字母缩写:ch

【拼音】cháo

【包含朝笏的诗词】
《讲诗彻章置酒崇政殿讲官两府宗室近臣皆预会》
经艺尊诗学,书林眷讲臣。
礼将恩并渥,道与日俱新。
圣问临篇裕,王风即席淳。
妙谈开宝帙,高宴宠华绅。
朝笏仪庭鹭,宗藩瑞世麟。
天浆聊挹斗,帝曲豫回春。
惠洽需占象,欢留景驻轮。
诸儒稽古力,千载颂逢辰。
上一篇
朝菌
下一篇
朝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