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檿桑

读音:yǎn sāng

繁体字:檿桑

意思:
 1.即山桑。叶可饲蚕。木坚劲,古代多用以制弓和车辕。
   ▶《周礼•考工记·弓人》:“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
   ▶《尔雅•释木》:“檿桑,山桑。”郭璞注:“似桑,材中作弓及车辕。”郝懿行义疏:“今山桑叶小于桑而多缺刻,性尤坚紧。”

 2.檿桑木制的弓。弓性强劲。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引柯古善继《三阶院连句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ys

【拼音】yǎnsāng

【包含檿桑的诗词】
《游长安诸寺联句·宣阳坊静域寺·三阶院联句》
密密助堂堂,隋人歌檿桑。
双弧摧孔雀,一矢陨贪狼。
--段成式百步望云立,九规看月张。
获蛟徒破浪,中乙漫如墙。
--张希复还似贯金鼓,更疑穿石梁。
因添挽河力,为灭射天狂。
--段成式绝艺却南牧,英声来鬼方。
丽龟何足敌,殪豕未为长。
--郑符龙臂胜猿臂,星芒超箭芒。
虚夸绝高鸟,垂拱议明堂。
--段成式
上一篇
偃蹇
下一篇
檿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