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遗补

读音:yí bǔ

繁体字:遺補

意思:(遗补,遗补)
唐代拾遗、补阙同是谏官,因其职掌相同,故并称之。
  ▶唐·白居易《大官乏人策》:“丞郎给舍之材,选于御史遗补郎官。”
  ▶宋·田锡《论军国机要朝廷大体》:“给谏既不敢违上旨,遗补又不敢贡直言。”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唐人称拾遗、补阙曰遗补。”

解释:1.唐代拾遗﹑补阙同是谏官,因其职掌相同,故并称之。

造句:”尤侗叹为“女史之拾遗补阙。作者穿越语词的密林,拾遗补缺。采取扬长避短、拾遗补缺的方针。这只是一种拾遗补缺的作法。

首字母缩写:yb

【拼音】

【遗补开头的诗词】
《谏院台省语》
遗补相惜,御史相憎,郎官相轻。
【包含遗补的诗词】
《题清芬阁》
先生曾此濯尘缨,七里寒滩分外清。
少日决科虽失意,全家肥遁岂无成。
蛟龙窟宅身如寄,泉石膏盲诗有声。
虽与子陵同一律,不将丝线钓虚名。
辟书既上不沾恩,拂袖归来闭里门。
聊取江山助篇什,尽将轩冕付儿孙。
纷纷利害真能择,扰扰光尘岂易论。
傥使乘时拜遗补,未应千古配严尊。
上一篇
遗丑
下一篇
遗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